风华国韵 X 邱霁教授专题讲座
邱霁老师讲座现场
今日(8 月 19 日),风华国韵 “声乐教育高峰对话专题讲座” 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落幕。中国音乐学院教授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,著名中国筝演奏家邱霁教授受邀担任主讲,与百余位音乐艺考生展开深度交流。邱老师以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围绕音乐学习中的核心问题展开分享,通过“一对一” 实战指导、亲身示范等形式,为在场的音乐学习者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思想盛宴。
“一对一”实战指导现场
邱霁教授强调,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学习,首要原则是“防患于未然”。她以声乐学习者的用嗓和器乐演奏者的手部健康为例,指出错误的练习方式可能导致不可逆的伤害——就像过度练习引发腱鞘炎,反而会大幅影响演奏能力。“不要等问题发生了才去纠正,”邱老师说,“在方法和身体都还没有出现问题时,就应建立科学的练习意识,这比事后补救更重要。”
邱教授认为,好的声音应像“一滴水落在湖面”,自然荡起涟漪,余音盘旋,而非“声嘶力竭的拉扯”。无论是声乐的嗓音还是器乐的音色,都需具备灵活性和弹性,这是音乐表达的基础。
“节奏是音乐的骨架,”邱霁老师强调,“不要依赖‘乐感’忽视基础训练,节拍器是很好的工具,但关键是要建立内心的律动,而非被动跟随。”
在“一对一”指导环节,邱霁教授结合学员的现场弹奏,直击问题核心,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改进方案,让在场师生收获颇丰。
邱霁教授“一对一”指导环节
演奏最重要的仍然是技巧基础,即对于声音及节奏的标准。“练5小时走神,不如1小时专注。”邱霁教授指出,练习的核心在于“思考”——慢练时需同时关注声音、动作的准确性,让每一个音都经过“三思而后行”。她认为,量变到质变的关键不是时间堆砌,而是带着自我管控和听觉训练的高效重复,最终实现“水到渠成”的提升。
邱霁教授“一对一”指导环节
谈及音乐表现力,邱老师强调:“没有基础标准的‘奇思妙想’,都是空谈。”
她以同学所演奏的叶小钢教授的作品《林泉》为例,说明表现力还需建立在对作品背景的理解上:“了解作曲家的学习经历、创作风格,才能精准把握音乐的‘语境’——是表现自然的林泉,还是自我的情感?这些都决定了诠释的方向。”
邱霁教授鼓励不同艺术门类相互学习:声乐可借鉴器乐的颗粒性发声,器乐可学习声乐的情感连贯性。正所谓“丝不如竹,竹不如肉”,她认为,这种跨界借鉴能为音乐表达注入新的活力。
讲座最后,邱老师以一句话总结:先夯实基础,再谈飞跃。音乐的魅力,藏在每一个精准的音、每一段稳定的节奏里。

邱霁教授 X 教授有话说
邱霁教授采访现场
讲座的余韵尚未消散,我们有幸与邱霁教授围坐畅谈,从古筝艺术的国际表达,到日常教学中的心得感悟,她的分享如清泉流淌,为我们揭开了古筝艺术更细腻的肌理。
Q:当代古筝艺术走向国际舞台,最需要展现的核心魅力是什么?
古筝虽然是历史悠久的乐器,却能与当代音乐广泛结合,走向国际需“知己知彼”。
我们要充分了解古筝的优势,扬长避短,不应以自身短板去比拼西方键盘乐器的速度或和声复杂性。需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元素与特色,避免对西方音乐元素的误读和张冠李戴,以真实、能表达自我的方式展现乐器原有风格。
Q:从事古筝演奏和教学多年,是否有某一经历或瞬间让自己对古筝有新的感受或理解?
我对古筝的感受和理解并非来自某个具体时间或瞬间,而是在日常过程中慢慢汇集而成的渐变过程。
我们在练习和表达中,不必追求瞬间突变,应注重每天用心倾听音乐,自然会形成对古筝的认知和理解。例如,初期掌握技巧会开心,但更重要的是在反思中探寻技巧对拓展音乐的相互作用。在进退和互相关照的过程中,能获得更有意义的感悟,这对演奏者和表达者而言很重要。
Q:与不同艺术家合作时,是否有新的创作灵感或合作感受?
我在刚毕业时进行过很多合作尝试,如与德国音乐家组建乐队、参与荷兰的“偶然音乐会”等。
在“偶然音乐会”中,我们会与不同乐器演奏者即兴碰撞。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要去倾听他人、彼此配合。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他人、倾听他人进而认识自己,是很有意思的体验。
Q:是否从其他艺术形式(如美术史、艺术史等)中获得可运用到音乐或古筝中的内容?
傅聪先生曾说“先做艺术家,再做音乐家,再做钢琴家”,这一理念适用于所有艺术道路上的人,即学习无处不在,美也无处不在。无论是博物馆的雕塑画作,还是山林、厂房破败锅炉的结构色泽,只要有敏感的心,都能从中获得触动,提升对乐器的学习能力。
学习任何东西都要放慢脚步,有足够耐心,打好基础,这对学习至关重要。不要急于求成,万丈高楼平地起,学习音乐尤其要重视方法、技术、音准、节奏等基础,否则难以有所成就。
邱霁教授采访现场
从讲座中的“基础之道”,到专访里的“艺术之思”,邱霁教授始终用温润而坚定的态度,诠释着对古筝的热爱。她让我们明白:传统乐器的生命力,既藏在日复一日地打磨里,也绽放在对世界的好奇与拥抱中。而这份对艺术的赤诚,或许正是古筝能跨越千年、依旧动人的秘密。
高质量的音乐教育离不开与行业顶尖力量的深度对话与智慧碰撞。
每一场讲座,都是一次与艺术巅峰的近距离交流,都是一次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探寻。
风华国韵将持续邀请更多音乐界的名家大师莅临,搭建起高端、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,让每一位在风华国韵逐梦的学子都能沐浴在顶级艺术资源的滋养中,在与大师的对话中拓宽艺术视野、精进专业技艺。
本周,女高音歌唱家王一凤老师的声乐教育高峰对话同样正在预约中,精彩不容错过!